9月15日晚,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还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双率下调,意图十分明显:拯救中小企业。
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4年来这是首次。
贷款难,出口难,原材料价格大涨,用工成本、环保成本加大,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的综合变化,让大部分中小企业感受到了煎熬的滋味。
求生存、求发展,拯救中小企业的行动正在政府、金融、产业界展开。
企业生存状态调查
案例A:贷不到款,东亚漂染搬迁停滞
凤游寺50号大院,东亚漂染公司的地址,这里早在去年11月份就完全停产,计划搬到六合精细化工园。老厂区内只有几个留守的人。
公司董事长唐保平还在这里办公,接受采访时,他难掩疲惫。
今年初,他还自信满满,筹划着搬迁之后的发展蓝图,然而,由于贷不到款,六合厂区的厂房建好之后,公司已经无力搬迁,更谈不上增加新的高端设备了。"我们申请流动资金贷款,银行不放,原因是我们的老厂已经停产,新厂还没有投产,没有生产报表银行就不放贷;我们又想到申请项目贷款,银行还是不放,原因是现在贷款都收紧了,对于纺织、印染行业更是严格限制贷款。"唐保平说。
在凤游寺的厂房本是租用的,东亚漂染在这里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此前在六合置地、建厂房,公司已经投入了1.1亿元,所有积累包括借款都投入其中了。
今年4月份,7万平方米的厂房建好了,然而,因为贷不到款,一切计划中的事情都停滞下来。为了留住员工,东亚漂染在停产后的这10个多月时间,仍然坚持给员工发基本工资。
东亚漂染是南京市颇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纳税1000多万元,在全国印染行业中都有知名度,多年来也为银行青睐。
去年,响应南京市污染企业搬迁的号召,东亚漂染计划搬迁到六合,并决定趁此机会提档升级,做大企业。按照原有计划,今年5月份,六合的新厂区就要投产,计划年产出规模在7--10亿元,还将上马印花、高档面料的印染设备,打造省内漂染行业"第一块牌子"。
这些美好的愿景仍在精神上支撑着唐保平。他说,从来没有这么困难过,甚至想到过高利贷,也想到过关闭公司。但是在这一行做了20多年了,还是不忍离开,还是想要坚持,期待转机。
案例B:成本上升,大吉铁塔蚀掉三成利润
吉林省的民营企业大吉集团,10年前来到南京发展,在浦口成立了大吉铁塔公司。10年来,大吉铁塔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扩产和技术改造,厂区面积扩大4倍,从意大利引进了整套镀锌生产线,成为国内镀锌工艺最高的厂家,年生产能力由4万吨提高到15万吨。如今铁塔的年产量达到18万吨。
然而,今年以来钢材的大涨价,着实让企业的经营者"心惊肉跳"。"钢材占到我们生产成本的70%,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从每吨4000多元涨到了6000多元,上涨了50%以上。"企业相关负责人说,今年预计将有三成利润被钢价"蚕食"。
同时,由于汇率变化较大,企业对出口也十分谨慎,去年总产量50%出口到国外,可是今年,出口量只占到产量的20%。
"出口订单的附加值一般比较高,资金回笼情况也较好,但是一般一个出口项目从签合同到交货有半年到8个月的周期,汇率变化太快,我们都不敢贸然签出口合同了。"这位负责人介绍。
经营的困难也让企业放慢了发展步伐,原计划今年3月份,就要从汤泉镇搬到桥林镇的,但是直到目前搬迁计划还没有启动。在新厂区规划的风力发电铁塔项目,也因此被一直拖延着。
南京市中小企业利税下滑6.48%
员工在2000人以下,年销售收入在3亿元以下,资产在4亿元以下的,都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他们贡献了80%的就业岗位和50%的税收。 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今年1-5月份,南京市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了24.5%,增幅有所回落;实现利税142亿元,同比下降6.48%。企业盈利水平明显降低。
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因素的交叉作用,已经严重影响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据省中小企业局的调查,中小企业发展不景气的状况遍布全省,今年以来,大约有6%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关停,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轻工和出口型企业;而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大约有30%关停。
全国情况同样如此,国家发改委公布,今年1至5月,全国有6.7万家中小企业亏损,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回落
根据市工商联对非公企业的调查,"融资渠道不畅"是企业遇到的最大难题。今年宏观调控,银根一抽紧,大企业还没有感冒,小企业已经抽筋。
人行对100户小企业进行的金融问卷调查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高达35%,部分自有资金比例偏低的企业称,如果得不到增量资金的支持,或者贷款被压缩,生产经营将陷入困境。
在信贷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加剧。据统计,1-6月份,全市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只有6亿元,同比少增加18亿元,贷款呈现大幅回落。南京一银行已核准了10亿元的小企业贷款,但鉴于规模有限,目前仅投放了18家企业,新增贷款0.3亿元。对他们的贷款利率则继续上升,有的上浮25-30%,再加上相关手续费用不断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在加大。
政府银行伸手助企突破困境
解决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从中央到地方,各方都在积极出手,南京也在行动。
政府:以补贴促进中小企业担保融资
9月5日,南京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明确,市政府3年内将每年安排3000万元信用担保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扩大规模,全面提升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能力。与此同时,探索设立100亿元以上的长江流域水务或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为高科技、创业型产业项目提供直接股权融资支持。
此外,今年起,南京市将设立2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用这笔资金参股、寻找合作伙伴跟进投资,重点引导各区县、开发园区和各类社会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带动他们对南京区域内的创业企业进行投资。
据了解,其他的系列扶持政策正在酝酿中。
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中小企业
央行9月15日宣布"双率"下调,就在8月份,央行刚刚同意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分别调增5%-10%的信贷规模,主要用于中小企业贷款。
记者从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获悉,南京地区的6家信用社因此增加了4亿元贷款额度,南京银行8月份增加了5.5亿元的额度,如果中小企业业务发展迅速,后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增加贷款额度。该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杨青伟表示,今年初该行就明确,小企业和个人业务的贷款投放不低于全行新增投放总量的50%,下半年银行全部的新增贷款更只会投向小企业。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中小企业贷款中心的人士表示,总行明确要求长三角的信贷要向中小企业倾斜,分行通过开发供应链融资和拓宽抵质押品种、调整抵质押率等多种方式,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是目前省内中小企业贷款发放量最大的银行,该行称下半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会再加大。对目前遇到临时性资金困难但发展前景良好的小企业,将依据政策给予贷款重组、展期等多种方式进行帮扶。
银行人士也提醒企业,要学会运用多种灵活手段获取资金。
杨青伟说,银行有不少灵活的产品,能够帮助小企业获得贷款。他举了几个例子--
小企业组成"联保体",共同申请联保贷款。所谓联保贷款,即三个或三个以上中小企业自愿组成一个担保联合体,当其中某一成员向银行申请办理贷款时,其余全部成员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南京的钢材销售企业有不少就成功运用了这种手段。
高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拿不出担保物的时候,知识产权也可以用来质押。
即使什么有效的抵押物都没有,还有信用贷款呢。南京银行光华支行不久前刚为一家化工检安企业发放了这样的贷款。这家企业有一笔某大型石化企业800万元的应收账款,银行仔细考察后认可了还款能力,于是贷款顺利放行。
低成本时代一去不复返
专家:必须学会面对真实的生存环境
经济学家樊纲说,危机是大家共同面对的,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低成本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的环境是企业必须学会面对的真实的生存环境。
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而放眼全球,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影响,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当前的危机,将中小企业的"软肋"一一暴露出来,把今后真实的生存条件一一展现出来。
在考虑"拯救中小企业"的时候,政府部门也强调: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是普惠制,而是要选择那些规模化、技术含量较高、未来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进行扶持。"必须加快转型升级,这是中小企业在这一轮危机中应该记取的最大教训。"省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对于那些产品附加值低、环境资源消耗大的企业,要好好考虑发展方向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