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上周末的涤丝反弹行情在本周下半周开始偃旗息鼓,周四的时候,市场上还听闻零星涨价声音,但到周五午盘的时候,市场不但没有再听到厂家上调价格的消息,相反一些厂家已经开始调低出厂报价,一轮反弹行情可谓来夜匆匆去也匆匆。
本轮反弹行情的发动者是盛泽地区的直纺聚酯工厂,无独有偶,前期主动降价引发聚酯行情暴跌的也是盛泽地区的聚酯工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泽的聚酯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化纤行业重要的力量。但这两个交易日里,盛泽地区的聚酯工厂却没有再度“出手”上抬产品价格,这也让其他聚酯厂家的价格制定失去了风向标,如今天聚酯工厂的价格就稳跌不一,萧山一POY厂家的价格就普遍下调了200元/吨。据了解,截止到发稿时,江浙市场POY75D/36F、75D/72F、DTY75D/36F、75D/72F(网)、FDY50D/24F、63D/24F的市场中心价格分别在8100元/吨、8300元/吨、11200元/吨、12200元/吨、9900元/吨、9700元/吨。
涤纶长丝反弹行情的戛然而止应该说是预期之中的事情。从微观方面分析,一是目前下游织造情况根本没有任何好转,喷水开机率仅仅维持在5成左右,对长丝的需求本身就处在一个相当严重的萎缩局面,更何况涤纶长丝价格的暴涨还导致一些企业根本无法正常接单,其对涤纶长丝价格的上涨在补仓完毕之后开始明显表露出来。二是在涤纶长丝价格大幅反弹期间,上游聚酯原料却表现出“隔山观火”的态势,与聚酯纤维产品的联动程度大不如从前,这让聚酯厂家颇有些“单兵作战”的感觉,更让其丧失了继续推高价格的底气。三是对聚酯原料及其纤维产品具有“方向盘”作用的国际石油价格在此间也是涨少跌多。虽然其周初的价格一度上涨到70美元,但周五(北京时间)的时候,WTI、布伦特的 价格却已经再次下跌至60.77、57.43美元/桶,这重创了整个市场的信心。四是整个流通环节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不利于生产企业和贸易商的参与。
而从宏观方面分析, 受源自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拖累,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艰难时期,我国纺织行业由于外向型特点突出而首当其冲,成为上半年我国规模企业中亏损最为严重的行业,亏损面达到18.3%。但目前这种不利的市场形势呈现出升级之趋势,从刚刚结束的104届广交会传出的消息,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为315.5亿美元,比上届广交会下滑17.5%。基于这种形势,国家工信部对四季度的纺织行业的走势预期也显得很悲观,他们认为从目前纺织业运行态势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看,四季度形势更为严峻,行业增速将继续回落。
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聚酯市场的熊市格局在全球经济形势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的前提下很难得到改变,即便中间间或出现上涨行情,也不过是下跌调整行情中的一段“插曲”而已,可以静耳欣赏,但要慎重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