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2008年1至10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所生产的多数品类产品产量增速仍较0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滑,而化纤、布、服装等产品产量增速较前三季度呈继续下滑的态势。其中,化学纤维在08年1至10月产量同比增长仅为2.15%,增速较09年同期大幅滑落17.11个百分点;纱线产量增长9.24%,增速较09年同期下降8.02个百分点;布产量增长5.61%,增速较09年同期下降7.85个百分点;服装产量增长5.11%,增速较09年同期下降8.90个百分点。
从10月当月生产数据表现来看,仅有化纤浆粕、羽绒服、聚酯等少数品类产品的产量较9月当月环比增速有明显增长,其中化纤浆粕环比增长36.39%、羽绒服环比增长26.18%、聚酯环比增长14.53%,还有化学纤维、西服及套装、衬衫等产品环比增速保持在2%左右,但其余品类产品10月当月产量均较上月有所减少。
从主要产品的生产地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虽然产量增长表现乏力,但是就其产量占比结构而言仍踞绝对主导地位。据统计,2008年1至10月,东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生产的化纤、服装的产品产量仍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九成左右,而布产量仍占全国布产量的八成以上。在东部地区增长乏力引动全国纺织生产增速滑坡的大环境下,中西部一些省区保持了少有的旺盛发展局面,显现了产业结构区域调整的成效。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河南、湖南两省的纱产量增速分别达34.19%、23.74%,高于同期全国纱产量增速24.95和14.50个百分点;湖北省的布产量增长20.54%,高于同期全国布产量14.93个百分点;河南省服装产量增长36.58%,高于同期全国服装产量31.47个百分点。
未来,随着政策调整积极效用的逐渐显现,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同时,企业在经历了市场低迷的竞争调整后,将会更加注重从自身产品、自身经营方面下工夫,行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将会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