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棉花期货持续暴跌,现货价格也出现大幅回落,国家百万吨棉花收储也未能稳住市场。聚酯化纤企业的营销人员在对棉纺织大省江苏省一些纺织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国内纺织市场陷入极度低迷,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棉价难以支撑。
据企业反映,2008年上半年纺织成品销售总体表现良好,但是进入6月份后,纺织企业订单数量开始大幅减少,有的减幅甚至超过40%。据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6月~8月份是国内纺织行业传统淡季,但是今年这个淡季一直持续到11月;国际汇率波动十分剧烈,贸易风险加大,大大影响客商订单周期。
目前,欧美纺织品零售市场已经出现滞销,库存出现积压,消费者大幅缩减在纺织服装等商品上的开支和预算,各大商场开始折价销售,但是乏人问津,使得很多国外客商不敢大量下订单。这是导致国内纺织出口市场低迷的直接原因。
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这几个月棉纱价格下跌幅度大于棉价,纺纱已经开始大幅亏损,而超过60%以上的棉纱下游企业已经关闭,这让库存积压较多的棉纺织企业处境十分被动,即使棉纱降价也无法销售变现,而下游企业也存在大量库存。由此,棉纺厂开工率一降再降,大部分生产线关停,员工工资大幅调低。整个纺织产业链产能过剩,库存大量积压,资金链紧绷,棉纺织企业真正的寒冬来临了。
一位纺织厂负责人说,目前市场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消费。由于前几年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国内棉纺织行业洗牌喊了很多年,直到现在才是真的开始了,并且是刚刚开始,后面会有很多纺织企业因为纺织成品有价无市、库存大量积压、年底银行贷款回收、工人工资和奖金发放等原因而出现现金流干涸,进而出现大面积关停倒闭破产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