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广大企业生产经营遭遇严峻挑战,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信心,创新创优,较好地完成了2008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然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仍在继续扩大,经济运行困难进一步增加,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复杂局面。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十一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做好企业服务作为2009年的重要工作内容,努力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持企业健康运行,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保持社会平稳发展。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加强调查研究,着力提高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实施市领导联系挂钩重点外资项目、骨干民营企业制度,认真落实市镇领导联动帮扶重点困难企业制度,落实一把手带头破解发展难题。一要深入基层企业。市镇(区)及相关部门领导要深入基层、多跑企业,积极开展调研,主动交流沟通,帮助企业正确认清形势,了解运行动态,研究发展措施,准确把握利用国家在财税、金融以及扩大内需等方面出台的政策机遇,让困难企业加快复苏,让复苏企业加快增长,让增长企业加速发展。二要强化各方协调。做好企业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各地各部门都要从促进吴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做到横向协调无障碍。进一步健全会办协商机制,对服务企业发展、加快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市镇两级、条线部门要时刻保持联系,部门之间重大事项提前通报协调。对部门难以协调的问题、关系全市发展大局的重大项目需协调的问题,要及时提请相关市领导协调解决。三要积极向上争取。围绕保增长促发展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帮助企业在技改贴息、科技经费、融资信贷、品牌创建等方面,向上争取更多的政策、更多的资金。要认真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退税效率。对需要向上争取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要做到向上争取多通道,主动帮助企业争取,全力为企业化解矛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
二、突出项目服务,着力增强企业发展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突出加大有效投入,以解决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全面做好服务工作,努力为企业提供“高效率、便捷化”优质服务。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两竞赛一赶超”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各镇(区)和招商部门要着力配强招商队伍,努力提高引资能力,全面确立“投入为要、项目第一”的鲜明导向,着力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落户。二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今年要将企业技改投入列入各镇(区)的重点考核指标内容,通过增值税转型改革来加强财税扶持,鼓励引导企业将技术改造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兼并重组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提升产业层次、扩大有效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推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等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努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三要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帮助企业做好开工建设、设备引进、生产运行等方面服务,健全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在抓好招商引资基础上,突出抓好在手项目的开工、在建项目的跟踪和竣工项目的投产进程。对于春节后集中开工建设的一批重点企业项目,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全面做好规划选址、项目审批、土地指标、环境评估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改善金融服务,着力缓解企业运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全市各金融机构要站在“保增长、促稳定”的政治高度,立足长远,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一要扩大信贷规模。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采用展贷、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方式简化信贷手续,确保企业正常流动资金需求;创新和开通设备抵押、应收款抵押和库存产品抵押等方式,提高土地、房产、设备的抵押率,加大票据融资规模,尽最大努力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确保今年全市信贷总量比上年有较大增长,贷款规模增幅高于苏州市平均水平。二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扩大出口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和信贷支持,对经营暂时有困难的企业,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流动资金的需要。全力增加对有市场、有潜力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快信贷资金投放速度,支持企业增产增效。三要降低融资成本。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家优惠利率政策,贷款一般执行基准利率或适当下浮,减轻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要精打细算,合理选择贷款期限,努力降低财务成本。四要加强金融创新。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量身定制适宜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做好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在我市的中小企业贷款试点工作,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设立营业网点;充分发挥各创业投资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认真落实对融资担保业的风险补偿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担保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对担保绝对额较大和年度新增额度较大的担保公司,市财政给予奖励;在全市设立1亿元再担保专项资金,降低担保机构担保风险,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四、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提升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效能。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市委、市政府也及时制定了《关于支持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吴发〔2008〕46号)和《关于当前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措施》(吴发〔2008〕47号)等具体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要深入解放思想。各地各部门务必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努力把握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从传统发展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过时条条框框的阻碍中解放出来,树立“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于争取”的服务新要求,全力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小环境、小气候。二要深化审批改革。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两集中、三到位”运行机制,各行政职能部门要确保行政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应进事项和应进人员100%进驻,窗口授权到位率100%,承诺件办结时限比上年再提速10%,确保行政服务再提速、再优化。削减行政事业性收费,没有省级以上文件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有收费幅度的一律按下限收取。严禁任何部门向企业拉赞助、搞摊派,严禁任何部门随意对企业进行检查或要求企业参加各类组织、参加各类评比。全面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杜绝那些内容空泛的文件、效率低下的会议,切实防止文山会海。三要强化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各地各部门要对每项政策、每个项目进行细化,要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做到一把手亲自指挥、亲自推进、亲自落实,对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切实抓出成效。年内,市委、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各类资金按时到位,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量推进,确保服务企业优质高效。
五、深化主题活动,着力优化服务企业的保障机制和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两竞赛一赶超”主题活动,将服务企业、促进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对做好服务企业工作的领导,不断完善竞赛考核机制,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服务企业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服务企业的执行力,努力在求实效上下功夫,一项一项工作落实推进,一个一个问题予以解决,不抓到位绝不放手。对于服务企业过程中,相关地区和部门发生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的,纪委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一经查实,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对真正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组织人事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激励奖励,切实形成以工作实绩考核评价干部的强烈导向。二要加强考核引导。继续完善“两竞赛一赶超”主题活动的考核体系,将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列为今年主题活动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将落实扶持政策、争取项目资金、帮助企业解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将出现企业非正常撤资、定单转移等作为扣分内容,纳入考核体系。通过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引导全市上下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切实营造低成本运行、低风险创业的宽松发展环境。三要加强氛围营造。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宣传中央、省市保增长促发展的具体政策,大力宣传我市在服务企业上的重要举措,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真诚热情服务企业。宣传部门要及时总结、积极宣传相关地区和部门在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上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及时总结、积极宣传有关企业在化解矛盾、加速发展上的有效办法和成功经验,真正在全市形成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