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搜布首页 > 行情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蚕茧丝绸类产品--外需大减 景气下降
http://www.soubu.cn 2009年01月10日09:31
     2008年最后一个月蚕茧丝绸类产品的月度景气指数为86.5与上月94.3点相比又下降了7个多百分点。上月景气大降,本月继续回落,外需出口绸缎减少,大部份企业认为今年上半年丝绸将不会景气。各个二级分类指数详细变化对比如下:

     从二级分类指标可以看出,12月份有6项分类指标差于11月份,没有一项制标好于11月份,11项指标基本持平。总体状况判断一项大体持平,总体经营的12月指数与较差的11月份持平。12月份是继11月下降以后发生继续回落的一个月,成为下半年也是全年指数最差的一个月。对景气影响较大的项目如定货、销售量、销售价格都有下降。丝价对绸缎的成本下降和销价影响也较大。人民币升值自11月初开始从单向升值趋势已经改变为双向波动。吴江丝绸以出口为主,如果人民币单边升值,外贸进出口价格成交难谈,单子就会减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白厂丝价格飞流直下,把前面的涨价全部削平,还超跌1万元/吨。本月初起,丝价大跌后有所回调。现在3A级厂检丝每吨在16——16.5万元的价位,厂检5A级白厂丝18.0——18.3万元左右的价位。丝价处于近几年来的低位。缫丝厂家亏损扩大,接近三分之一。丝绸价每米跌幅平均3元上下,新品种的跌幅比较小。

       12月份主要持平的分项指标集中在成本方面。例如:工资水平、原料进货、运输等项指数。 原料下跌、货源充足、运费下降等。      

国际金融除了美元,欧元也大幅贬值。国际生丝价格两个月内从20万元/吨跌至16万元/吨,基本上已跌到了茧子收购成本线。这是自美国2002年“9.11”恐怖事件来丝绸行业所遭遇的最大跌幅。在9~10月金融危机爆发集中期,茧丝市场价格快速下跌,从95日至10月,生丝3A级从18万元急下14.5万元。干茧远期合约价格也由6万元/吨跌至3.6万元/吨,跌幅达40%,生丝远期合约价格由20万元/吨跌至13.5万元/吨,跌幅达35%。绸缎从11月初起连跌,均价以14654素绉缎为例从33/米跌至27元,其它品种普遍跌幅2630%

      由于对后市看淡,而且风险加大,国内外客商签约越来越谨慎,10月以后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并有撤单的现象出现。一些规模较小的丝绸企业已被迫停产或限产。继续生产的企业也是利润下降。海关统计数据也显示,10月份我国丝绸产品出口下降态势进一步加剧,其中生丝出口763吨,较9月减少207吨,同比下降21.34%,较去年同期减少20.02%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还在持续恶化中,茧丝价格仍将继续在低谷中徘徊,但跌势已很有限。

丝绸的主要出口区如美元区、欧元区、日元区都受到了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不振是此次茧丝价格暴跌的主因。丝绸产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对世界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十分敏感。可以从美国2002年“9.11”恐怖事件后纺织丝绸行业的出口遭遇中有所启示和应对,但这一次要更严重。美国2002年“9.11”恐怖事件后,美国丝绸订单和贸易就下降了26%。引起了我方2003年半年多的茧丝绸行业的跌价和缩量。丝绸产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少数可以主导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之一。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众多丝绸企业正面临近10年来最严峻的形势。

     国家对丝绸产业所处困境极为关注,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到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再具体到从200911日起我国将全部取消蚕茧和部分蚕丝产品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政策。从政府到企业的丝绸产业拯救行动正在全面展开。

      要想真正摆脱困境,还得依靠自身技术和质量的提升。企业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出口议价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提高品牌知名度,依靠科技加大自身的创新力度。根本出路还在于调整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面对重重生存困境,一些丝绸企业主动开始谋求转型,面对严峻的形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变生产纯真丝绸为生产真丝交织绸特殊品种,蚕丝和棉、麻、羊毛、天丝、人造丝、竹纤维等交织而成的产品。这些产品深受外商青睐,销售看好,而且附加值高,因此效益也好。

      再如通过整合公司内部资源,主攻国内市场、走差别化之路等。在丝绸面料开发方面,无论是在品种、风格、数量上,还是在功能性、技术含量上都有空间。

      有的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东欧、俄罗斯、中东石油出口等地区,初见成效。各种真丝交织绸定单增加,这是一个亮点,蕴含着商机。真丝绸作为纤维皇后,而只占纤维总量的1%还不到,实在大有拓宽的前景。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