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面对各种严峻的考验,江苏东渡纺织集团坚强面对,迎难而上。
东渡集团董事长徐卫民告诉记者,如今公司已经逐渐形成了竞争优势。2008年,东渡实施“走出去”战略,将贸易接单放在新加坡、日本,而受贸易限制类产品加工则放在柬埔寨,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公司设在江苏苏中地区的服装加工基地已初具规模,凭借资源、技能和总量优势赢得了市场,三年生产量翻了一番。公司顺应国家“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主题,投入巨资建成万吨级水处理中心,成为首家获得万吨取(排)水资格的企业。公司具备新品研发能力,今年自主开发的各类抗菌、抗皱、防紫外线等功能性特殊面料28只,被国内外市场广泛采用。尤其是新开发的牛奶纤维、天竹纤维、珍珠纤维针织面料成为行业首推的重点产品,“莱卡”系列针织面料已成为国内外服装业的首选用料。
2008年9月底,公司在对染化料助剂进行检测时,发现有一个助剂,虽然不影响面料质量,但对污水处理产生影响,使磷指标偏高,虽然符合省级标准,但超过了企业内定标准,于是立刻停止使用该助剂。正是由于严把源头关和检测关,东渡纺织集团生产的绿色环保纺织品在国内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引进设备不是别人有的我就要有,而应该按照市场发展趋势、客户对面料的需求老购买设备。”徐卫民说,虽然投入大,但产出和利润也大。
前不久,东渡纺织的伊思贝得生态童装举办招商会,该品牌率先提出了不用含有甲醛、重金属成份的面料,坚持使用无污染、无毒素的染料,结合童装消费者的特点,专门引进了拉力测试仪,颈拉量测试仪,从服装的一粒纽扣、颈围的尺寸等每一个细节,都用专门设备进行测量,并全部通过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徐卫民说,近期纺织企业的利润的确严重下滑,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但只要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就能在竞争中不受制于人。“东渡集团每月都有新产品推出,并对传统产品提档升级,所以我们有一定点议价权,这就是自主品牌、自有技术的优势。”徐卫民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及新产品开发,公司产品不仅得到了客商的肯定,价格也提升了5%~6%,消化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造成的成本增加这一不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