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搜布首页 > 行情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纺企呼吁出台更多救市措施 建议纺服“下乡”
http://www.soubu.cn 2009年02月13日09:56
    有关专家建言:如果把用于补贴出口退税的几十个亿拿来补贴给纺织品,就像家电下乡那样,效果可能更直接、更明显。饱受危机冲击的纺织服装业最近喜讯频传,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顺利通过,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则由14%提高到15%。据测算,此次调高出口退税,将让纺织全行业增加约5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不过,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之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仍呼吁得到更多扶持。
  中国纺企竞争力获提升
  业界对于纺织品调高退税并不感到意外,之前普遍的期望值是调高2个百分点甚至17%全退税,现在的幅度低于预期,但北江纺织有限公司总监秦刚告诉记者,纺织业界对这个消息依然感到振奋。
  “我们马上将信息发给了一些正在洽谈订单的客户,在价格方面我们有了更强的竞争力。”秦刚表示,调高1个点的出口退税,大概可降低成本0.7%-0.8%,加上棉花等原材料价格走低,均有利于熬过出口严冬。
  更重要的是,振兴规划中一整套利好政策,给正在苦挨日子的不少纺织服装企业信心的鼓舞。秦刚说,身贴“劳动密集型”标签的纺织服装行业,近几年总被视作要求转型升级的对象,被引导向北向西产业转移,如今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像我们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再次得到了重视”。
  扶持力度不够作用有限
  去年下半年纺织服装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但只表现出短暂的刺激效果,此次调升1个百分点被普遍认为力度有限。资深行业分析师马先生表示,由于接单周期的原因,金融风暴影响尚没有完全释放出来,2009年上半年纺织出口恶化的趋势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放缓速度很可能超乎想象。据测算,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在5%以内,今年则可能出现5%-10%的负增长。
  “企业仍然希望出口退税继续上调至17%,因为力度不够的话作用有限。”秦刚告诉记者,目前服装订单转向越南、埃及、孟加拉等现象越来越多,纺织面料订单则由于对整个生产链的工艺要求高,转得没有那么快,不过秦刚称,如没有力度更大的扶持政策,三五年内,一旦印度或者孟加拉的纺织业形成产业集聚之势,中国要想抢回市场就难上加难了。
  除了退税之外,专家认为,另一个关键举动是扶持一批优势大中型企业,重点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他表示,从2007年年底起,资金问题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遭遇的最严重问题。纺织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其他渠道融资成本则远高于银行贷款。眼下,重要的是要转变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导向,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对纺织业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减税、贴息、注资、融资等,对有基础、有前景的纺织企业给予更多的融资支持。
  内销潜力市场就在农村
  外需萎缩,单靠上调退税率显然难挽狂澜。专家表示,提高出口退税等减负政策只是让出口企业有了更多的降价空间,并不能创造外部需要,并且退税的利润大部分很可能补贴给了国外客户。
  目前业界开始形成一种声音:“刺激国内消费才能真正振兴纺织服装业。”专家称,刺激消费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化解我国过剩产能,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撬动国内市场,近百亿的出口退税,如果用来发放消费券,虽然也不是挽救经济下滑的“治本之道”,但其效果显然要优于扩大投资与提高出口退税。
  专家甚至建议:纺织服装也应该下乡。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在1000块钱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块钱,基本上相当于城镇的五分之一左右。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在农村。如果把用于补贴出口退税的几十个亿拿来补贴给纺织品,就像家电下乡那样,效果可能更直接、更明显。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相关资讯
·上调出口退税率作用显现 纺企开始大胆接单 2009年02月09日12:28
·纺机形势短期难以反转 下游产业转型仍有机遇 2009年02月06日12:11
·绍兴纺服出口首破百亿美元的背后 2009年01月22日11:08
·无锡纺企多种途径化解压力 2009年01月16日15:54
·盛泽11家纺企专利申请破零超百 2009年01月13日12:28
·2009年越南纺服业“黑马”能否上位? 2009年01月12日12:08
·产业优势没改变 中国纺服对美出口空间仍很大 2009年01月10日12:48
·纺织服装业迎来“内需时代” 2009年01月09日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