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搜布首页 > 行情资讯 > 纺织贸易 > 正文
广东拟公布海外买家黑名单 助企业减少出口坏账
http://www.soubu.cn 2009年02月27日09:49
       金融海啸使广东各类外贸企业出口收汇风险明显增大。广东省贸促会在最近一份《建立和完善广东外贸出口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的专题报告中呼吁:应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基金,建立全球资信调查服务体系和我省外贸风险预警机制,确保外贸出口健康、稳定发展。记者获悉,该报告作为今年广东政协的提案,已经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出口合同坏账率远超国际水平
  据悉,商务部研究院最近对500家外贸企业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出口业务的合同坏账率高达5%,而国际平均水平仅为0.25%,中国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0倍。与此相对照,中国主要出口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却是低于5%。商务部下属另一家机构对国内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出口信用风险已成为束缚中国外贸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

  广东省贸促会的调查则表明,金融海啸之后,近期境外客商拖欠货款、企业出口坏账增多,出口报损案件频频发生,并有扩大态势之虞。广东外贸出口信用风险问题日渐突出。广东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推算,广东省出口企业2008年前三季度遭受的潜在坏账损失可能会达到25亿美元,广东地区报损金额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比增长221.8%,且具有以大案和特大案居多的特点。2008年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广东企业可争取的海外订单中,先发货后收款的“赊销订单”比例已经超过70%,海外赊销的风险概率大幅上升。

  建立预警机制减少出口风险
  在报告中广东省贸促会指出,目前帮助企业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出口收汇安全,建立和完善我省外贸出口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议要建立“全球资信调查服务体系”和“广东省外贸风险预警机制”。密切跟踪金融危机,加大监测出口风险力度,加大对欧美买家信用风险的监控,并随时向企业发布风险动态、国别风险和行业风险等信息;将出现信用风险异动状况的国外买家、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及时向投保企业发出预警。

  此外,报告建议,政府应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基金,采取更加积极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购买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担保、商账追收、资信评估、保单融资等产品和服务,大力推广风险防范工具。另外,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组建我省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先行先试,并试点开发更多、更好、更优惠的避险产品。 (羊城晚报/姚志德)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