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在2009明媚春光里集合1001家面料展商高调登场。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国际市场异常脆弱、竞争日趋激烈、形势更加莫测的背景下,春季纺织展如一面旗帜在产业界迎风飞舞,以激情和创意的行动,标志中国纺织业以信心应对挑战。 虽然身处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但是这恰恰是一个快速变化且不断进步的时刻。在初春时节,怎样看下一步市场的走势,怎样把握企业的走向,为全年做好准备,是考验企业家的关键时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方人士对经济周期变化的观点并不相同,但是对中国纺织业还将充满活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新风采的期许却是一致的。 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萎缩大大影响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加上汇率变动,使得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纺织业确实是雪上加霜。到底国际市场能否在年底转暖?或者触底?
美国棉花公司中国首席代理汪嘉荣分析认为,金融危机最重要的恶果是导致消费者的财产缩水,进而使消费信心下降,消费不旺,产品滞销,这又导致相关产业链的企业裁员,裁员又使消费者更无钱消费,这样就进入了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现在看来,这个死循环最坏的结果已经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发生。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不但极大提升了纺织业发展的信心,还将使处于低迷期的纺织业早日走出困境。
如何赢得国内外两个市场的订单,成为企业生存的首要议题。 从长远看,危机带来的效应或许是中国纺织业再次实现产业升级的契机。从当前的市场需求看,“经济适用”的产品成为创新研发的主流。奢侈产品走下神坛,控制产品成本,并且能够控制市场风险的开发原则成为新的准则。 石狮染整同业公会会长、协盛协丰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施少雄在分析市场变化前景时认为,美国市场的回暖还有待时日。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其美国经济体制中的根本缺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体,美国的经济确实可以通过全世界买单,加速缓和。但是从整体看,美国金融的回稳还看不到时间表。 而相当部分纺织企业家也认为,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还没有结束见底,去年仅是露出冰山一角。金融危机对纺织业最严重恶劣的影响可能出现在今年二季度,欧美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于纺织业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将导致面料供应商尤其是外贸型企业改变营销策略,扩大内销,这势必会给整个纺织行业带来一次大洗牌,进一步促进市场的完善和企业生命力的加强。 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吴涛认为,2008年,毛纺行业订单的缩水量在30%左右,零售商多持观望态度,纷纷选择延迟下单。直至去年年底,才有逐步回暖的迹象。虽说时间往后拖推延了,但市场的实际需求仍然存在,面料生产企业如能实现快速交货,现在就能抢得市场先机。另外,随着竞争的加剧,零售商也压低了价格,面料企业需要降低自己的利润去争取订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零售商下单的时间还会往后拖延,这当然对企业快速反应的要求也相应地更高了。 笔者认为,要走出当前困境,一方面,需要海外市场的拉动,毕竟内销市场份额有限,而且当前竞争压力非常大,企业抢夺订单打“价格战”的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在产品创新上多下功夫,研发特色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同时,面料企业应加大与下游服装企业的合作,形成战略联盟一起渡过难关。 该如何赢得明天?“品质”将成为2010年春夏季的口号。精挑细选的品质是完美作品的点睛之笔,它能使奢华材料弥足珍贵,使普通材料脱颖而出。激情四溢的创作和设计,而非单纯的复制和重复生产,也是这个季节应对危机的最佳药方。 蕴涵激情的创作,是产品背后的原动力。就如同温总理在两会期间答中外记者时引用的诗句一样,“莫道今年春将近,明年春色倍还人。”纺织行业也一定将迎来满园春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