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秋)展览会结束后的这段时间里,记者不断回想起在纱线展上的所见所闻,并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纱线展,是当前整个纺织形势的缩影。从纱线展上企业的一举一动,你可以了解金融危机对不同企业的影响有多大,了解什么样的产品受欢迎,了解具有企业特色的自我救赎之路……
“向后退”也是与时俱进
“‘向后退’也是与时俱进。”纱线展上,江苏新金兰纺织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修国的一句话让记者先是惊异,再是佩服。 新金兰纺织是国内最早进行色纺的企业,目前拥有色纺产能40多万锭。据万修国介绍,当初企业开始进行色纺时,国内只有两家企业在做。近几年,色纺产能发展很快,目前国内总产能已达到200多万锭。“你看,这是95%的白棉花+5%的黑棉花(有色纤维)织出的织物,它的风格是一般染色方法达不到的。更重要的是,5%的染色比例,节约了大量水、电等资源;而将染色工序提前的散纤染色法,又简化了生产流程,有效节约了成本。”
万修国认为,节能、环保、风格突出是色纺产品市场得以迅速扩大的原因。 受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产品的客户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高档消费层次向相对较低消费层次转移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仔细分析了这一情况后,新金兰纺织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向后退”的策略,将产品定位由原来的中高档转向中低档,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某些纱线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开拓上下了大力气,但万修国认为,纱线出口不应该是方向。因为从现在的世界纺织环境看,国内纱线拼成本拼不过巴西、印度、巴基斯坦,拼流行拼不过意大利。而如果与国内的下游企业合作,将各自的优势叠加起来,最终销售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节能环保不是吹出来的 金融危机的来势汹汹,一度让业内人士对节能环保工作的落实忧心忡忡,因为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生存是第一要务。可喜的是,从此次纱线展上企业展出的纤维、纱线和技术情况可以看出,节能环保的观念已经在企业中逐渐扎根。很多企业开始明白:节能减排与企业在危机下求生存并不矛盾,反而具有促进作用。 山东海龙一直走在新型纤维开发的前列。前两年,该企业“年产4.5万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在能耗、原材料消耗、废物排放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突破,被纺织行业列为节能环保的典范。此后,海龙尝试通过改变原料结构的方式实现节能环保,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此次展会上,山东海龙展出的安芙赛、安芙丽阻燃粘胶纤维,不但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而且低烟、无毒、无异味,并且可以自然降解。而纽代尔纤维、麻赛尔纤维、海藻酸纤维也都以再生纤维素为原料,符合生态循环链的要求。 杭州中丽化纤展出的涤纶色纺丝产品同样引起了参展观众的兴趣。该企业拥有中国第一条“一体纺”FDY色丝生产线,现为中国最大的涤纶色丝生产企业之一。企业的FDY涤纶色丝目前已经开发出10多种规格、300多种不同颜色。涤纶色纺丝是近几年化纤纱线中兴起的新品种。由于是通过色母粒的方式使聚酯切片上色,省去了传统的染色工艺,既减少了能耗,又有利于环保。与普通染色丝相比,这种色纺丝具有更好的色牢度。中丽化纤的有关负责人认为,涤纶色纺丝将是涤纶丝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此外,浙江恒逸石化的竹炭改性聚酯纤维,浙江美丝邦化纤的环保型有色丝,霞客环保的无染彩棉、无染彩纱,同样是节能环保落到实处的体现。
产品多样化市场才能多元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很多企业尝试生产多样化的产品,进而开拓多元化的市场,抵御金融风暴的袭击。
浙江美丝邦化纤通过增加设备投入和提升生产技术, 开发了锦纶细旦FDY、有光/消光等产品,适合下游企业生产高档织物。他们希望能为合作伙伴提供增值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企业还打算建立小型的试验线,尝试功能性锦纶丝的产业链生产。
江苏张家港龙杰化纤一反常规化纤以圆形、三角形的截面特点,主要生产扁平纤维,用于服装、毛绒玩具、家纺产品的生产。山东烟台氨纶在保证氨纶主业赢利能力的前提下,并不满足于国内间位芳纶龙头企业的现状,还要从对位芳纶领域中分得一杯羹。而江苏新民化纤展出的海岛丝、PET与PTT混纺纱线、阳离子纱线,旨在符合不同市场的实际需求。作为国家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开发基地,江苏省太仓市金辉集团更是将功能性化纤的开发发挥得淋漓尽致。永久性阻燃纤维、吸湿排汗纤维、永久性抗紫外纤维、竹炭纤维、椰炭纤维等,每一种纤维都能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 另外,借助行业协会力量推介企业产品,是本次纱线展的一大特色。中国化纤协会在展会上设立了4个展位,主推高性能纤维。这些展位展出的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间位和对位芳纶,以及聚苯硫醚纤维等,反映了国内研发与生产高性能纤维的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