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被誉为我国外贸“晴雨表”的105届广交会正式开幕。尽管只是开幕的第一天,来自江苏的参展商陈华(化名)仍有些失望:“今年不行,来的外商太少了。”
其实,对广交会寄予厚望的还有很多加工企业,但这次到场的国外采购商并不多。“我们邀请了很多采购商过来参加广交会,他们反馈给我们的意见是今年行情不好,不会来中国。”一家网站的广交会现场负责人介绍,在广交会前,他们邀请了不少国外采购商,然而收效甚微。
日前商务部下发通知,决定在105届广交会第二、三期期间举办内外贸企业对接洽谈会,组织国内采购商与出口商洽谈。这一消息,给那些需要质量较好产品的内销采购商提供了一个平台,不少人慕名而来。仍有商家挤破头想参展。
“不好不代表没有市场,目前我们的内销还是占主要,不过外销也不能不做。”上海中恩卫生洁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外销形势不好,不过外销还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此外,也有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广交会早已不是企业获得海外订单的唯一途径,但广交会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视。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的采购商今年更青睐中国的低价商品。
欧美一直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美人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改变。AFK是欧洲的大型家电进口商。该公司执行项目经理李小姐告诉记者,2006年他们在一届广交会上就采购了超过1亿美元的商品,但预计本届采购量会下降。李小姐说:“现在进口商看货首先注重价格。过去欧洲人买咖啡壶都喜欢不锈钢的,现在都改成买塑料的,进货价就能便宜个两三美元。”
安东尼·卡托(Anthony Gaeto)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中型采购商,采购的产品主要是门禁、阀门、咖啡机等。“其实经济危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机会。”他说,金融危机刚爆发时,美国人不敢消费,但现在已渐渐增加消费了,这时候价格便宜的中国产品就很有优势。中国产品占他们采购量的40%左右,利润额却占70%,所以今年他们将扩大15%~25%的采购量。“因为,在经济危机下,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
浙江环宇集团副总裁王楚说:“今天一整天才来了十几位客人。”不过王楚认为,现在广交会的意义已不在于单纯地接单,更多的是一个认识客户的平台。“前几届我们在会上签到的单也就两三个,但通常几个月后会上认识的客户会找上门来,可以做成更多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