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由南京外经贸局与南京太平商场联手打造的首家外贸商品专营商场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吸引了上万南京市民光顾,营业额超过10万元。 开业次日,记者前往这家商场采访,仍然是人流如织,有些拥挤。该商场之所以受消费者青睐,首先是价格便宜。如35元一件的全棉单人毯,40元一件的短袖T恤衫,80元一件的条绒加厚外套,120元一件的羊绒、羊毛混纺长衫等,均款式新颖、色泽艳丽,因而十分畅销。其次是质量可靠。记者注意到,这些来自全省50多家外贸企业的商品,其尺寸、面料品质等标识清楚,给人以信任感。记者仔细看了一件外套,确实做工精细。一位挑选衣服的顾客告诉记者,他昨天买了两件T恤,清洗后,没发现有掉色现象,所以今天又来选购合适的东西。 据南京市外经贸局有关领导介绍,这次外贸转内销的商品包括服装、家纺、鞋帽、饰品、家居用品、玩具、户外用品、婴儿用品等。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企业订单锐减,库存产品增多。为帮助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今年1月,南京市在国展中心举办了首届外经贸商品展销会,数十家外贸企业带着千余种商品参展,直接销售额近千万元。为了使这种势头延续下去,于是有了南京首家外贸商品专营商场的出现。为了保证商场的信誉,主办方对企业严格筛选,确保外贸商品的货真价实。据了解,这个专营外贸商品的商场经营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南京市民对外贸商品的青睐,也给外贸企业转向内销增添了信心。南京知名外贸企业苏美达集团、依祺进出口公司、欧润特进出口公司等都进了专营商场,有的公司表示要成立直销部,加大对内销市场的开拓力度。 短评 南京外贸商品专营商场的火爆并不令人意外。长期以来,外贸商品一直在消费者中享有价廉物美的盛誉,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贸商品本身就是一个品牌。然而在以往大多数情况下,国内大商场里很难觅到外贸产品的“芳踪”,而一些稍微能让人看上眼的品牌商品,价格都高得令人却步,以致于前不久还有人质疑?“那些质量上乘、款式新颖的好东西为什么不肯内销?”其实,我们的生产厂家又何尝不想内销?卖给外国人是钱,卖给中国人也是钱,企业绝没有“厚外薄内”的情结。但出口企业做内销却并非易事,这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造成巨大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在此次南京外贸商品专营商场之前,其他一些地方也采取过类似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内销市场大有可为。 按理说,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国内外市场不应该存在明显界限。我们的企业可以走出去,国外的企业也可以请进来。资源的全球配置必然导致市场的全球配置,外贸企业做内销也应是一种常态。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外贸企业把眼光投向国内,各地政府还给予诸多支持,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