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视和支持,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纺机重大设备自主化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一些机型已经接近国际水平,自助化程度较高。但另一方面,仍有不少企业主要依靠模仿,他们开发产品的方式就是购买别人的产品,然后进行分解、研究和仿制。
其实,在装备制造领域,中国企业作为后来者和追赶者,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也是后发优势的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只有引进和模仿,我们将永远只能跟随而无法超越。要真正走出“引进——落后——在引进”的怪圈,企业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而选择恰当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首要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通常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独立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
独立创新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研究开发,获得新的技术成果,并完成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过程。独立创新在市场上主要表现为产品创新,它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存在很大风险,需要企业具有很强的研发实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等。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直接购买引进国外或国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行再创新。这种模式是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但会受到技术供给方的制约,利润空间也往往较小。
合作创新是指双方或多方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整合资源,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在这种创新模式中,资源以共享或互补形式结合起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可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有利于实现技术成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但对组织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选好、选准结合点是合作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
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应与其竞争环境和自身条件相适应,企业应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模式,并适时转换创新模式。据搜布网了解,目前,我国纺机企业大多缺乏雄厚的资金,缺乏技术储备和人才资源,难以进行独立研发,因此,采用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大多数企业的现实选择。但从长远来看,独立创新可以获得独立知识产权,大幅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而应成为纺机企业较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