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搜布首页 > 行情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韩国以高新技术嫁接传统产业显成效
http://www.soubu.cn 2009年05月18日13:03 中国纺织报
    纺织品和服装等纤维制品曾是韩国的出口支柱产业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等亚洲国家赁借着本国的资源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出口量大增,迅速扩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韩国传统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急速下滑。因此,纤维产业和纤维企业的结构调整问题突出地摆到了桌面上,亟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论证,韩国对纤维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同时,吸收德国和日本的经验,决定重点对纤维产品进行大力调整:从传统的日常生活用产品向工业用、高科技领域应用的高附加值产品转轨,研究探索纤维与“3T”技术相融合的发展道路,现在已开始显现出了一定的成效。
               
    所谓纤维与“3T”技术的嫁接融合中的“3T”,分别指的是与IT技术(信息技术)、与NT技术(纳米技术)和BT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会长卢熙灿在最近韩国首尔举办的“知识型新纤维产品展览会”上表示,韩国纤维制品生产企业以缝制品、纺织品、原纱、面料和服装为主力产品的时代已经不适时宜了。纤维与‘3T’技术结合开发生产出的高附加值纤维,被广泛地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和生物工程等领域,这使韩国纤维产业又获得了新生,呈现出新的活力。这些高技术的创新产品与中国和越南等国的纺织产品拉开了技术差距,为韩国取得了竞争优势。
               
    韩国晓星公司研发生产的Aramid纤维是从木材中提取的,它比钢铁还坚韧,用于制作防弹服和头盔等,比金属材料轻,且在500℃的高温条件下不会燃烧。大宇国际公司开发的新纤维制成的焊接用防护服,取代了传统的皮革材料,它既耐热质轻,透气性能又很好,已被广泛应用于焊接作业的现场。参阳公司、科隆公司和韩国纤维开发院等开发生产的新型碳素纤维、玻璃纤维等已应用于网球拍、箭弓等商业化生产,这些产品已实现批量出口。参阳公司开发出的新型纤维可以取代铺路的沥青,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环保材料。LG开发出的玻璃纤维是内装修的高级地板材料,科隆公司开发的光缆生产用纤维材料已投产。此外,一批应用于汽车、航空、医疗领域的新纤维材料也相继投入批量生产。目前,韩国一些具有实力的纤维生产商已转向风力发电机、电子元件、人造脏器、直升机、航天等领域所需高档、高性能的纤维材料的开发和研究。
               
    目前在发达国家,美国、德国和日本,它们的纤维产品总销售额中,工业用纤维所占比重已上升到接近70%的水平。著名的日本碳纤维制造商东旭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署了长期碳纤维复合材料供货合同,每架飞机要用3吨碳纤维材料,每公斤价格为50美元,是服装用纤维材料价格的20倍。韩国目前工业用纤维的销售额比重已上升到占25%,其目标是要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编辑 羽熙)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相关资讯
·突破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瓶颈 建设世界高新纤维研发基地 2009年05月11日12:05
·韩国研究报告指出对华出口低迷原因 2009年05月09日13:45
·韩国晓星推出新型氨纶 2009年05月06日16:37
·韩国将举办贸易节开拓中国市场 2009年04月28日12:54
·韩国美光公司研制圆筒状针织预缩机 2009年03月14日12:15
·高新技术引领吴江优势产业 2009年02月17日10:25
·中国服装企业进入韩国市场 2009年02月16日10:35
·中国轻纺城即将推出韩国专馆 2008年12月18日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