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纺织产业是一个外向度较高的产业,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萎缩,纺织品出口下滑,导致企业开工率不足,库存积压增加。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际市场的压力,盛泽镇坚持发展纺织产业不动摇,镇三套班子领导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协助困难企业协调银企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方便,营造全方位为企业服务的格局和氛围。
今年上半年,盛泽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招商引资,狠抓有效投入,全镇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在迎战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盛泽镇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增加技改投入、自主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要素,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上半年企业技改和品牌创建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据盛泽镇经济服务中心统计,上半年工业品价格趋稳,中高档纺织产品走势较好,吸引企业增加投入调整结构,很多企业把金融危机视为加快发展的一个契机,纷纷增加投入上新项目。恒力集团今年淘汰了1000多台旧机器,全部换上进口织机或自己最新研制的设备,并准备新上瓶片、高速多喷织机等项目;新民科技新上织造设备及20万吨直熔纺项目,福华世家新上1000台喷气织机项目,准备进口1000台国际最先进的织机,新吴、鑫凤、金时利等企业也不断更新设备。
今年上半年,盛泽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37亿元,同比增长33.06%,其中工业技改投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39.72%。上半年注册外资完成7654.71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58.88%,到账外资5784.37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2.30%。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4.7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2.05%。
引导纺织企业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别化竞争转变,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打造精品品牌、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等是近年来盛泽加快纺织业产业调整的重点。通过谋求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来获得发展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博士后,研究大宗纺织品交易的内在风险控制机制,使得东方丝绸市场交易所的业务量不断提升;恒力集团和华佳集团分别引进博士后,研究领域填补了国际空白。汉通、向兴、福华等企业新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在引领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上半年,盛泽的名牌战略和商标工作稳步推进,名牌申报工作为历年之最,其中盛虹集团申报江苏省质量奖,新民、向兴、伟江、盛友等分别申报江苏省名牌,海成、谊达、舜洁等12家企业申报苏州市名牌。盛虹集团的“盛虹”注册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也是盛泽镇获得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包括“盛泽织造”、“绸都染整”两个集体商标在内,盛泽已经获得国家级商标达4件,列全市首位。盛虹集团和福华世家还准备参与化纤丝、锦纶布的国际标准制定,成为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成员,提高企业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记者了解到,今年前6个月,盛泽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66亿元,同比增长10.10%,企业开机率稳定,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5.31亿千瓦时,已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企业家们纷纷表示,今年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好,肯定比去年下半年好,明年肯定比今年好。”盛泽镇党委副书记王春这样对记者说。据王春介绍,受到价格因素影响,盛泽镇上半年产品销售额及财政收入比往年有所下滑,但纺织企业投资热情很高,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形势逐步回暖,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产品销售额、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很多大项目正在启动。(编辑 羽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