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盛泽物流中心 | |
|
 |
繁忙的物流现场 | | |
在盛泽镇盛震公路和西环路交界处,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圆弧形站台,四周排满了满载货物的卡车。这就是2008年建成的市政府重点项目———江苏盛泽物流中心,一个集货物运输、仓储、初流通加工、信息采集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现代化高科技物流服务平台。
每个人的服装用料是论米计算的,而盛泽物流中心运出的纺织品是论吨计算。从2008年7月15日正式运营以来,这里已经运出了60多万吨的纺织品,全世界每人都可以分到一件衣服的布料。盛泽的纺织品从这里源源不断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盛泽物流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布市”的有力保障,不仅促进了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也全面提升了盛泽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发达的丝绸纺织业催生庞大的物流业
盛泽是中国的丝绸重镇,丝绸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就以发达的丝绸织造业和繁荣的丝绸贸易而名闻遐迩,与苏州、杭州、湖州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绸都。“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就是盛泽的生动写照。改革开放以后,盛泽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传统的纺织产业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全面的提升,呈现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今天的盛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先后荣获“中国绸都”、“中国丝绸名镇”、“中国第一布市”、“最具产业影响力纺织之都”、“最具商业影响力专业市场”等许多称号。盛泽的纺织产业占全镇GDP的近90%,是全国最大薄型织物生产和销售基地,年产化纤丝200万吨,真丝绸及化纤绸织物60多亿米,织物染整20多亿米,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最大的丝绸专业市场,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00家丝绸纺织商行,2008年交易额达581.18亿元,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纺织专业市场交易额首位,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去年被评为江苏省服务业名牌。
丝绸纺织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必然是以丝绸纺织产成品为特征的巨大的原材料、产品等商品流动,盛泽物流业也随着丝绸纺织业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盛泽的丝绸贸易日益繁荣,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货托市场,盛泽的人力车、三轮车、小卡车等货运车辆就有1万多辆。上世纪90年代,市政府在盛泽新建了一个托运站,它是环形两层建筑,占地120亩,共分30个站区,一楼约260间打包点,分别承担发往全国30多个省市或地区的运输任务。1995年,吴江市委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转发盛泽地区货物运输管理中心,关于加强盛泽地区联托运货源管理的规定》,成立了由体改、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直接参与,税务、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协助的综合治理机构,对托运站货物运输管理的范围对象等,作出了细致的规定,并派驻了由交通、公安等对口部门组建的专门机构,进行日常管理。之后,在地方政府及相关派出机构的联合管理下,托运站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运输秩序良好,为盛泽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1998年,丝绸股份改制设立并成功上市后,托运站由市政府划归股份公司,名称改为“股份公司物流中心”。新的物流中心由市交通局、盛泽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建设。随着东方丝绸市场面积的不断扩展和盛泽城市新建设的发展需要,原托运站无论从托运能力、建设规模,还是从建立现代化物流业的角度出发,已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市、镇两级党委及人大的充分考察、酝酿,决定在盛泽镇西北侧、盛震公路和西环路交界处建设一个新的物流中心,满足不断发展的盛泽物流业的需要。
2005年,盛泽物流中心建设被列为市政府重点工程之一。2007年6月物流中心动工建设,2008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的盛泽物流中心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53000多平方米,场地面积6000平方米,初流通加工仓库5900平方米,租赁仓库6856平方米,并建有信息服务中心、综合楼、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同年10月,物流中心管理机构江苏盛泽物流有限公司成立,由市交通局下属交通站场有限公司、盛泽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后交通站场有限公司将股权转让给吴江市盛泽镇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目前盛泽物流中心入驻商户近30家,货运线路达40条,除了西藏和台湾,涵盖了全国100多个城市和地区,盛泽的纺织品从这里运向全国各地,并开展了融通仓、仓单质押等新业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经营户所经营的线路和货运量已基本能满足整个东方丝绸市场对托运市场的需要,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布市”作出重要保障。
物流行业管理在磨合中走向成熟
从最初的人力车、三轮车到现在的厢式货车,从原来的手提肩扛到现在的机械吊装,从原来的人工结算到现在的电脑操作,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盛泽物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盛泽物流业刚刚起步时,由于缺少统一的物流规划,货运企业遍布大街小巷,三轮车、小卡车满街飞奔,旅馆里、马路边到处都是货运市场。由于货运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的状态,因拉货、抢货导致打架斗殴甚至动刀动枪的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治安形势的稳定和社会和谐,也提高了外地客商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内经营户的商务成本。
“盛泽货运市场的无序竞争曾经有过血的沉痛教训!”市政协委员、盛泽物流业联合会副会长林连升这样告诉记者。林连升可以算得上是盛泽物流业的元老级人物了,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从事货运。据他介绍,当时整个盛泽物流市场比较混乱,东北辽宁一帮人占领和垄断了盛泽货运市场,1992年对福建、广东线路客户采取拦货等措施,欺行霸市,强制价格,价格由他们说了算,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每吨货运费700—800元,激起福建客户的强烈不满,认为货物交给这些人没有安全感,后来这些客户每家凑5000元钱,筹集几十万元经费,对抗辽宁帮的垄断。1992年8月中旬,盛泽成立货运联合会,每条线路的经营单位陈述自己的理由,市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入驻托运站,当场没收一辆辽宁人用来抢货的吉普车,开始规范运输市场。通过半年时间的清理整顿,托运站逐步走上稳定有序的轨道。林连升提出,目前的物流模式很适合盛泽的实际情况,物流业和谐稳定的局面来之不易,一旦完全放开,势必回到上世纪90年代那种混乱局面。
盛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计海明告诉记者,盛泽物流业经过十余年的治理整顿,逐步走向和谐稳定。新的物流中心启用以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划行入市、集中经营、有序竞争、规范管理”的物流指导原则和各类物流管理实施办法。去年6月,盛泽镇专门成立物流工作领导小组。今年3月,经营户又成立了行业自律组织“吴江市盛泽物流业联合会”,盛泽物流在国际金融形势低迷、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不利形势下,始终强化服务第一、价格从优的经营理念,货运量稳中有升,保持了良好的运营态势。自新物流中心启用以来,基本做到零投诉,货主普遍反映满意,为盛泽经济的发展,为加快东方丝绸市场纺织品走向世界,助推“中国第一布市”的发展,加快盛泽打造“中国纺织贸易第一城”和世界级纺织贸易产业基地进程作出了较大贡献。
据计海明介绍,目前盛泽物流中心实行的物流企业统一进入园区管理,是经省人大批准纳入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规划总规的,市政府曾明确要求“盛泽地区所有从事丝绸纺织行业的物流运输经营者,一律进入中心开展经营。”后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明确要求盛泽“在统一规划、强化管理、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加快盛泽物流中心建设。”盛泽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中也明确:为使全镇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城建规划在现有物流规划区外的其他区域不再安排物流用地,并严格落实物流企业划行入市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10余年时间内,盛泽物流中心采用的是“一点一线”专线专营的管理模式,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每条线路的经营户各自发挥所长,同时也有利于规范物流市场管理。
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非常成功的,目前盛泽物流中心的管理经验已经被多家专业市场所采用。如浙江王江泾的南方托运中心,由民资出资建造,政府出面承租并成立市场管委会。起初实行全面开放的经营模式,因各地货运企业争抢运输权,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于是采用“一点一线”的经营模式,由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嘉兴市工商局秀洲区分局、嘉兴市秀洲区交通局和司法局联合发出通告,严格规范货运市场的经营行为。常熟招商城同样采取“一点一线”经营模式,以行业协会名义进行管理,目前公安机关派驻民警4人,招商城派出所3人,协警40多人,交通局派驻4人,分别进行行业和治安管理。计海明提出,鉴于对各地物流企业运行情况,不能否定盛泽物流业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成功经验,从稳定社会治安以及目前物流市场发育尚不够完善等因素考虑,在延用原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不断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出台盛泽物流中心管理规定,对物流中心的运行模式、执法队伍配备、联合执法机制、货物运输资格、查货规范行为等方面作出明文规定,进一步规范物流市场。
为了规范盛泽地区物流行业的运作与发展,促使行业、企业现代物流理念的提升,发挥行业协会在物流市场管理中的独特作用,2009年3月,盛泽物流中心的经营户发起成立了盛泽物流业联合会。物流业联合会会长戚建刚是盛泽镇原副镇长,曾经有过政法及政府部门工作经历的他告诉记者,盛泽物流业联合会是在原来运输行业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会员中有3位市政协委员和1位镇人大代表,成立联合会的目的是加强经营户的内部团结。联合会成立后,他们深入会员企业倾听呼声,分析当前形势和行业现状,加强自律,共同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以联合会的章程来规范货代、货运企业的行为,并对每条线路的运输费用价格进行公示。他们还经常组织联合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对有违规现象的进行教育,营造了优质服务、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目前给经营户规定的价格是不能高于交通部门规定的标准,实际操作时更是比交通部门规定的价格低了30%左右,物流成本的降低也提高了盛泽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到目前为止,客户比较满意,没有发生过一起投诉。
物流业联合会副会长林连升提出,物流中心的经营户成立了物流业联合会后,他们主动加强自律,承诺24小时接货、24小时提供查询,实行价格公示,以前到福建的运费每吨要700元以上,现在柴油价格和职工工资都上涨了,而运费每吨只要300元左右,说明盛泽的物流业已经走向成熟,而且所有经营户承诺途中出事故都是全额赔偿,这也不是一些小的快递公司所能做到的。盛泽物流中心经营户实行送货上门,承诺短途接送免费,注重各个环节的服务细节,公开承诺举报电话,操作相当规范。从去年以来出现过3起大的事故。有一次,一位经营户在江西路段翻车,公司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处理,10天内全部赔付到位。发往北京的一辆车出了事故,当时整车货物都烧毁,这一辆车就陪了200多万元,经营户只用15天就赔付到位。现在有的人认为物流业利润丰厚,想进入这个市场,到处煽风点火,破坏盛泽物流行业形象,他们有的不具备资质,没有大型运输能力,有的超出经营范围,这些对盛泽物流业乃至纺织业都是一个伤害。我们欢迎管理规范有影响力的企业参与竞争,但反对无序竞争。
从发展纺织产业的高度发展物流产业
盛泽物流中心是当地纺织运输的主要通道,也是纺织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链条,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既是纺织品生产的晴雨表,又是消费市场的风向标,涉及的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对于促进纺织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关人士指出,物流是盛泽纺织产业的重要配套产业,要从发展纺织产业的高度发展物流产业。
盛泽物流业联合会会长戚建刚提出,有规范化才能有市场化,随着物流经营户的服务越来越规范,盛泽物流中心的货源稳定,今年上半年盛泽物流中心货运量达到40多万吨,年底有望达到100万吨,对盛泽纺织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还提出,从长远看,物流市场放开是一个大趋势,但我们要不断提升整体业态和服务水平,而不是低门槛的市场和恶性低价无序竞争。市政协委员、顺吉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明表示,托运站搬迁到新的物流中心后,运行逐步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实行市场化的前提,目前如果全部实行市场化,肯定会有点混乱,不同运输公司之间会产生摩擦,引起社会治安不稳定,会给企业老板带来很大麻烦,对企业也是伤害。纺织产业是盛泽的支柱产业,物流是个重要的配套行业,客户最希望的是文明竞争、公平竞争,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也会通过政协向上级反映社情民意。市场有关经营户提出,新物流中心启用后,政府对盛泽物流业的发展引导不仅是斥巨资对物流园进行硬件建设,还要体现在相应地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协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稳定盛泽物流市场,使得进驻中心的经营户做到有序竞争、和谐发展,使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经营户和外地的客户更放心。
针对前一阶段盛泽有的快递公司超范围经营承运大宗纺织品,盛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计海明提出,盛泽物流业既是一个承载着整个纺织产业链正常运转的市场,又是一个极易诱发各种不安定因素的市场。个别人打着快递公司的旗号,公然抢拉货物,甚至还阻挠交管、城管及物流中心的管理,一度还出现了以暴力相要挟的倾向,给原本稳定的盛泽物流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扰乱了盛泽地区的社会稳定。维护盛泽地区物流业的稳定,保护守法经营权,对于这种超范围经营或无证无照经营的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进一步整顿货运市场,严查非法运载,保持盛泽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
盛泽物流业联合会副会长、镇人大代表沈嘉荣提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国内外知名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也是吴江丝绸纺织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市场的重要服务窗口,盛泽物流中心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目前的经营模式不仅政府满意,而且经营户、客商都满意,到今年5月份,没有发生一起投诉。他们今后还将继续完善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对运营不规范的线路、经营户实行淘汰制,让物流中心服务范围更广,服务品质更优,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盛泽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计海明最后表示,他们鼓励竞争,但更要鼓励公平竞争,物流企业入园统一经营不是为了几家物流企业从中赚钱,而是为了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促进盛泽纺织产业的发展提升。他们将逐步研究探索放开市场经营的办法和路子,积极探索经验,不断寻求对策,可以先采用“一站多点,一点多站”等形式,逐步放开货运市场。待时机成熟并形成充分竞争机制时,再过渡到完全放开市场。在目前货运服务的基础上,还将完善价格公示制度,推行标准化服务,逐步推进网上交易、集中配送、信息咨询等。今后还将继续加强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发展,在货畅其流的基础上丰富资金流、信息流,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给所有竞争者一个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促进盛泽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为盛泽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让物流中心成为“中国第一布市”强有力的助推器。(编辑 羽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