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搜布首页 > 行情资讯 > 电子商务 > 正文
纺织企业信息化接受缓慢
http://www.soubu.cn 2009年07月17日13:21 全球纺织网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我国最先实现市场化、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之一,纺织行业的信息化起步早、应用面宽,具有广泛基础。

    但是,地域、行业、企业的差异性以及发展不平衡性等特点,决定了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目标需求的多样性、推进步骤的渐进性和实施过程的艰巨性。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迪表示:“从整体分析,纺织行业信息化水平在我国制造业中处于中游地位。”

    低投入制约信息化发挥潜能

    2008年年底,AMT咨询公司服装企业研究中心对国内500多家服装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90%左右的企业在全力打造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平台,试图依靠信息平台的优势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反应周期或者加强终端控制能力;剩下的企业也在思考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绩效和管理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纺织电子设备仪器自动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

    尽管很多纺织企业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信息化的潜能并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用友软件行业与售前咨询总部服装业务部行业总监辛小箭表示,与电子、汽车等行业相比,纺织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企业信息化主要集中在比较初级的方面,比如财务、OA(办公软件)等。像ERP(企业资源计划)这种全面整合的信息化软件的使用率还很低。即便使用了也是“支离破碎”,没有将信息整合起来,还存在一个个“信息孤岛”。

    吴迪告诉记者,就纺织行业信息化的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第二,企业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第三,缺少适于行业应用的软件产品;第四,缺乏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

    吴福根认为,纺织行业企业进行创新,要具有对多元化市场的洞察力,要善于预测。纺织行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现在生产管理效率、成本控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等方面,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纺织行业企业只有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进行综合性的科学管理,加强横向部门的沟通,以及纵向上下游供应链的整合,才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企业规范化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

    IT企业尚不能满足信息化需求

    “纺织行业用户有信息化的需求,但是国内IT厂商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IT厂商有自己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用户却不买账。” 鄂尔多斯集团的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IT厂商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用户开发生产、操作的工艺软件,只有电脑软件和随电脑配套销售的设计软件,针对中国设备可以导出的工艺软件所具备的功能都被屏蔽了。而且这些软件价格昂贵,国内企业无法承受。据了解,国内也有一些IT公司在尝试着做这类软件,也研发出一些产品,但只具备一些普通和常见的功能,缺乏稍微复杂和高级的功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吴迪也强调,纺织行业目前缺少适于行业应用的软件产品,“大多数ERP厂商不能提供适合纺织各个行业应用的软件版本”。

    谈到信息技术在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吴福根告诉记者,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织物组织、印花图案设计和分色描稿、电子绣花、服装设计和排料、电子测色配色等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是在单个部门进行应用,未来将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形成企业信息一体化。

    他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纺织行业IT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今后应用范围最广,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益最有价值。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单个节点上的企业信息一体化后,如何形成产业链的信息链,形成网络“虚拟产业集群”效应,这样不但能有效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还能降低企业间的协作成本。其将有助于我国纺织行业实现从OEM(贴牌代工),到ODM(委托设计生产),再到OBM(自有品牌),走上不断推进产业升级的良性发展之路。

    吴迪则指出,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水平与国外的差距除了表现在前端的产品设计上之外,还表现在后端的品牌和营销上。吕谋笃也认为,销售端的信息化确实是难点,纺织行业的价值链竞争需要销售端的信息化支持,产品越高端,对销售信息化的要求越高。在他看来,中国的纺织行业信息化公司若想取得突破,做营销平台和电子商务其实是很好的切入点。据葛星介绍,随着淘宝网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我国半数以上的服装企业都在计划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以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业绩。

   另外,目前纺织行业对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鄂尔多斯集团曾考虑在生产交接中使用RFID技术,但是在国内还没有找到在性能、价格和稳定性方面都能让其接受的成熟方案。国内产品要么是价格高,要么是扫描识别率和稳定性存在问题,比如近距离扫描时会出现漏扫。羊绒产品价值较高,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然而由于成本问题,RFID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应用还不广泛。但RFID未来发展前景依然被各方专家看好。(编辑 羽熙)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相关资讯
·水星家纺组建信息化团队 启动ERP项目建设 2009年07月10日13:45
·信息化助推石狮纺企发展 2009年07月09日14:46
·纺织信息化仍存孤岛 突破关键技术是重点 2009年04月29日11:42
·金蝶并购广州齐胜 进入服装行业信息化领域 2009年04月13日14:37
·信息化提升纺织业整体竞争力 2009年02月26日11:03
·工业和信息化部:六项措施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2009年01月05日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