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搜布首页 > 行情资讯 > 资讯 > 正文
常压等离子体产业化设备及技术突出创新
——印染行业绿色生产新途径
http://www.soubu.cn 2009年07月20日16:09 中国纺织报

    7月9日,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指导性计划项目——纺织品常压等离子体产业化设备研制及其应用技术开发,在浙江绍兴通过专家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翔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可工业化生产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具有重大创新性。以该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实施常压等离子体设备以及纺织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将为纺织印染行业的绿色生产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在节约水资源、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在纺织领域,常压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该技术在替代传统的退浆煮练工艺、改善纤维染色印花性能、提高粘结强度、提高羊毛防毡缩性能、改善织物手感风格、去除甲醛及过敏性气体等方面,效果十分明显,是目前公认的可用于产业化的技术。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开展采用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对纺织品进行处理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商业化的专用设备面世。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自2004年开始合作研发常压等离子体设备以及纺织应用技术。在历时5年的攻关过程中,项目集中了等离子体物理、高分子化学、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材料、纺织、染整等相关专业的各类人才,采用全新的介质阻挡放电(DBD)技术,实现了大面积、大功率常压等离子体均匀放电,完成了配套电源系统的研制和整体设备的自动控制,成功研制了平幅、连续、高效的常压等离子体工业化设备样机,完成了棉类织物等离子体染整前处理新工艺的开发。该设备的特征是:织物处理有效幅宽1.6米,连续处理车速30~60米/分,放电功率以及电极之间的间距可自动调节。该设备应用于棉布前处理,可节能减排30%左右,切实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
               
    目前,常压等离子体示范实验基地已在位于浙江绍兴的中纺院江南分院建成,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鉴定组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常压等离子体在我国印染企业大生产试验应用的重大突破,是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这项科研成果在我国印染行业的推广应用,必将为改进传统的印染加工技术,实现绿色生产和节能减排作出重大贡献。(编辑 羽熙)

发表评论 】【打印】【关闭
相关资讯
·浙江印染行业现状及发展难题 2009年07月01日10:10
·江苏印染行业排污大瘦身 2009年05月14日15:52
·2008年度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十佳企业”名单 2009年05月12日15:32
·产量增速下滑 利润大幅回落 出口显著萎缩 2009年04月28日10:10
·印染行业:“拿来主义”的范本式解读 2009年04月21日11:51
·第八届全国印染行业“四新”会新科技突出生态印花 2009年04月07日11:43
·第三届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今在苏州召开 2008年12月02日09:51
·推荐阅读:萧山纺织印染行业共同宣言 2008年12月01日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