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棉花市场受三大因素夹击:一是能源价格不断走高导致化肥价格大幅上涨,而化肥的成本占了棉花生产成本的20%左右,这引起棉农纷纷转而种植化肥需求量较小的品种。二是年度棉花价格波幅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三是2007年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欧美大量的纺织厂降低开工率,据估计2008年全球的棉花消费量同比减少13%,仅为2290万吨,这是自二战以来的最大降幅。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波动变大、需求量下降这三者作用在一起使得全球棉花的种植面积一降再降。
影响国际棉价的主要因素有供需状况、石油价格、粮价、美元指数、CPI及投资基金头寸。从实证结果来看,多数时候棉花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但供需状况也在其价格决定中起着主导作用。影响未来棉价的关键因子存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基金对棉花期货价格的影响愈来愈大。基金在国际商品期货市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从1993年以来的数据看,非商业头寸(一般认为是基金持仓)占比越来越大,非商业净多单与棉花期货价格的相关关系也越来越显著。1993年至1998年期间,非商业净多单与棉价的相关系数为0.3,而在2005-2009年,相关系数已经达到0.622。
二是棉价并非总和石油、国际粮价同向变化,但近年来相关性明显增强。根据我们的统计,1993-1998年棉价与石油价格的相关关系尚不明显,但在1999-2005年间已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到2006-2009年间,棉花价格与油价、粮价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35与0.883。
三是美元指数与国际棉价高度相关。一直以来,国际棉价与美元指数表现出稳定的负相关关系,近年来,这种正相关关系表现得越来越显著。2006-2008年间,美国ICE交易所2#期棉与美元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17。
四是我们以美国1959年三季度以来的棉花价格、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速、实际CPI同比增速为样本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价格与季度GDP同比增速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与CPI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意义 。
五是我们用1990年以来纽约交易所#2棉期货年平均价格与美国棉花年度消费、总需求(国内消费加出口)、期末库存、库存可用月数、库存消费比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美棉期货价格与国内消费、期末库存、库存可用月数、库存消费比上述四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意义,相关系数分别为0.481、-0.681、-0.609、-0.540。(编辑 羽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