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面料展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参展商和采购商,也成为很多设计师和研发人员的“淘金”宝地。展会上有大量的行业信息、市场资讯和前沿动态,因此对于服装设计师和面料设计师来讲,面料展绝不仅仅是一场融汇国内外优秀面辅料的大型采购会,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国际化操作模式的“中国式”体现 中国国际面料展应该说是国内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面料展会。在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孔祥光看来,国际化理念的引进是面料展成功的关键,其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的加入,为展会带入了国际化的操作模式。 当然,中国国际面料展并没有脱离中国本土市场,中国纺织行业经过30多年的贴牌加工生产,已经在产品本身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需要注重产业链末端的附加值,面料企业正是通过参加展会,在展品之外有了很大的突破。 所以,中国国际面料展会是国际化操作模式的“中国式”体现。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模式和优秀展商,在产品设计、专业运作上给国内面料企业以启示,信息上跟国际流行趋势结合紧密;一方面从国内实际情况出发,对展商加以引导,从产品的质地、图案、原料搭配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引领着国产面料的发展。
高端产品与新鲜理念的“培养土” “因为一直游走在服装和面料之间,我一直都很关注中国国际面料展。每年的展会变化、展品变化和展商变化我都看在眼里。”首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崔游认为最值得说一说的就是通过展会,国内面料企业的高端产品和新鲜理念层出不穷。 经过展会的磨练,国产面料从质量到设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还停留在大众化阶段,与“高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已有几家领军企业脱颖而出,站在更高的角度研发面料产品,并且已经做得很好。这就是展会多年的导向工作起了作用。现在几乎每年、每家企业都有新产品、新名词、新概念出现。从流行角度看,企业产品的差异拉开了,每家企业的产品在大趋势的引领下,都有了不同的定义。
面料企业放眼世界的立足点
在山东如意集团旗下澳泰纺织公司技术副总监师坦看来,参加中国国际面料展一方面是借展会展示企业形象,一方面就是与客户进行实质的、集中的接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以便在今后的产品研发、设计上进一步改进。因此,展会对于面料企业是双丰收的机会,既能打造品牌,又能完善产品。 国内展会与国外专业展会相比,国外展会参展企业数量少,产品质量高,更适合我们去学习、借鉴;国内展会参加企业多,展品层次分明,其实更利于开展实际工作。
时尚潮流和市场资讯的信息直通车 近几年很多国内面料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和研发团队,每年都会根据国际面料流行趋势,结合自身风格定位,推出应季新品,所以展会上的展品越来越多的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也在有意识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在展会上不仅能看到国内不同纺织企业的产品,还能看到很多国外的前沿产品和不同趋势的流行指向,这些都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设计参考方向。 应该说,中国的企业最缺少也是最急需的就是信息资源,中国国际面料展把所有的优秀企业都聚集在一起,还有从各地赶来的市场加盟商、国际客户,让展会蕴藏了巨大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展会自身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而积聚的最宝贵的资源。(编辑 羽熙) |